​疾控动态(2025年第34期)

时间:2025-09-01 13 | 来源:

分享到:

一、国际疾控动态

1.美首个螺旋蝇蛆感染人病例引关注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825日通报,美国发现了首例人类感染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的病例。

HHS发言人德鲁·尼克松表示,该患者曾前往萨尔瓦多旅行,返美后确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马里兰州卫生部联合宣布,该病例于84日得到确诊。

尼克松指出,这是美国首次出现与旅行相关、来自疫情暴发国家的新大陆螺旋蝇蛆病人类感染病例。他强调,目前这一病例对美国公共健康的整体风险极低,今年以来美国尚未发现任何相关动物感染。

马里兰州卫生部发言人在声明中称,这名患者目前已康复,“目前没有迹象显示其他人或动物受到感染”。

什么是“新大陆螺旋蝇”新大陆螺旋蝇是一种蓝灰色的食肉蝇,外形与美国常见的黑蝇相似。不同的是,雌性螺旋蝇会在活体动物身上产卵,通常是在开放性伤口或其他入口,如鼻腔、眼睛和口腔处。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昆虫与植物病理学系教授马克斯·斯科特表示,雌蝇一次可产下约200300枚卵,1224小时后卵孵化,幼虫立即开始钻入活体组织并啃食动物组织,造成严重创口。啃食完后,幼虫会离开宿主,钻入土壤,化蛹并发育为成蝇,然后继续繁殖。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新大陆螺旋蝇蛆以活体动物的肉为食,而非腐肉。

这种寄生虫以其螺旋钻入组织的方式得名,其拉丁学名Cochliomyia hominivorax意为“食人者”。斯科特解释说,这个名字来源于19世纪法国魔鬼岛监狱中曾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病例。

有何感染症状与治疗方式?CDC官网介绍称,感染新大陆螺旋蝇蛆病可能会非常痛苦。患者常在开放性伤口内或周围发现蛆虫,甚至可能寄生于鼻腔、口腔或眼睛。典型症状包括:伤口长期不愈合并逐渐恶化,伴随剧烈疼痛和出血,有时患者能感觉到幼虫在组织中活动,伤口处还可能散发恶臭。部分患者因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发热或寒战。

本月,HHS发布紧急声明,授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动物用药上拥有更大灵活性,以加强对新大陆螺旋蝇蛆病的感染防治。

FDA表示,过去50年来,螺旋蝇在美国已基本被根除。但近来,中美洲和墨西哥疫情反复,美国当局不得不提高警惕。CDC表示,美国出现的病例(包括马里兰州的最新病例)多与赴热带、亚热带地区旅行相关。

新大陆螺旋蝇蛆几乎可寄生于所有温血动物,包括牛、马、宠物,甚至人类。

一旦牲畜感染,治疗措施通常包括清创、消毒和缝合伤口。如果不及时处理,动物可能在一至两周内死亡,并继续将寄生虫传染给其它动物。人类感染时,医生需从伤口中完整取出幼虫,有时还需手术。CDC警告,患者切勿自行尝试清除蛆虫,以免加重感染。

不过,HHS强调,这种感染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对公众的整体风险依然非常低。螺旋蝇缘何50年后重来

斯科特介绍,螺旋蝇曾广泛存在于美国,主要分布在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夏季最远可北上至北达科他州。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科学家开创了所谓“绝育昆虫技术”来防治螺旋蝇。这种方法并非依赖广谱杀虫剂,而是利用害虫自身进行控制,即在工厂大规模饲养螺旋蝇蛆虫,利用辐射使其绝育,然后通过地面或飞机进行精确释放。

斯科特解释说:“雌蝇如果与绝育雄蝇交配,就无法再繁殖后代。”

通过这一技术,美国于1966年基本根除了新大陆螺旋蝇。墨西哥在20世纪70年代完成根除,整个中美洲在21世纪初也基本根除。CDC称,美国还曾在2017年佛罗里达群岛消灭一次“小规模暴发”。

在长达50年的防控行动中,美国曾成功地将新大陆螺旋蝇逐出境内,并逐步将其向南推进,通过墨西哥和中美洲,压制到巴拿马与哥伦比亚的边界。大约20年前,螺旋蝇在该边界被有效阻挡,并维持了多年,直到防线失效,螺旋蝇才“卷土重来”。

近年来,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均报告了新病例,引发其向北扩散的担忧。斯科特表示,这可能与受感染牲畜跨境流动有关,也可能是当前投放的绝育蝇效果不如以往。他表示,希望通过更多绝育蝇的投放,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来源:科技日报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6708

 

二、国内疾控动态

1.第十一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大会在京召开

2025829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主办的第十一届全民健康方式促进大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中心和相关领域代表等150人参会。

开幕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张国新同志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洪兵同志,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先生出席会议并致辞。沈洪兵局长充分肯定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成效,指出行动未来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突出科技引领、深化健康宣教和综合治理,在汇集多元力量、推动科学创新、提升全民素养和优化环境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马丁・泰勒先生高度赞赏了中国在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和非传染疾病防控领域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期待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

会上,正式启动了202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联合32家机构发起202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并发布体重管理系列图书和孕产妇体重管理“345”核心信息。

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受邀视频分享“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体重管理”主旨报告。学术报告围绕健康生活方式、体重管理与慢性病防控等主题展开。圆桌讨论环节,受邀嘉宾聚焦“健康生活方式实践与未来”进行跨领域对话。大会开设健康生活方式风采展示区,集中展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发展历程和地方亮点。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省内疾控动态

1.筑牢采购廉政防线 护航事业高质量发展─省疾控中心召开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等四个采购项目风险防控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大型设备(服务)招标采购项目的廉政风险防控,2025826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召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四川)建设项目、2025-2028年餐饮服务项目、四川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2025年设备采购项目(以下简称“四个采购项目”)风险防控会。驻省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四级调研员、四级高级监察官杨正灼,省疾控局综合处一级主任科员黄劲到会指导。中心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纪委书记,规划发展处、财务处(采购办公室)、纪检审计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共7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心主任谢仁兴同志主持。

会议集体学习了《招标采购突出问题及相关纪法依据》《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相关条款,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纠治招投标顽疾》。财务处(采购办公室)、规划发展处、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中心(信息中心)、后勤处(基建办)分别汇报了采购项目资金、风险点和防控措施。相关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现场签订《风险防控承诺书》并作了表态发言,纪委书记作了监督表态发言。会上,杨正灼同志、中心党委书记赵永红同志、谢仁兴同志分别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会议指出,采购工作是检验初心使命的“政治考场”。四个采购项目既关乎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硬支撑”,也涉及保障运转的“软保障”,要聚焦“五要”出真招、见实效。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防线”不松懈;二要健全制度体系,扎紧“流程笼子”不含糊;三要规范操作流程,守住“关键节点”不跑偏;四要强化监督问责,高悬“纪律利剑”不手软;五要凝聚工作合力,拧紧“责任链条”不松动。

会议要求,采购项目风险防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四个采购项目涉及多部门协作,必须形成“一盘棋”格局;分管领导要履行“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的采购项目亲自过问进度、亲自协调问题,定期听取进展汇报;财务处保障资金规范使用,采购办牵头流程实施,纪审处强化全程监督,业务部门提供专业需求和技术支持,做到“谁牵头谁负责、谁参与谁担责”。全体参与人员要严格遵守“三个严禁”,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采购环境。

(摘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疾控动态

1.武胜县疾控中心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健康体重管理知识讲座

202591日是第19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贯彻落实《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及《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有关要求,围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以体重管理为抓手,传播健康理念,普及科学知识,营造社会支持性环境,我中心于2025827日在石桥社区组织开展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健康体重管理的讲座。

讲座过程中,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围绕体重管理的科学饮食、合理运动、良好习惯三大核心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居民树立健康生活意识,掌握体重管理方法,改善生活质量。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健康礼品150余份。

本次讲座有效纠正了居民在日常体重管理中存在的误区,传授了简便、实用的健康行为技能。活动不仅有助于居民预防肥胖及相关慢病发生,也通过倡导家庭共同参与健康饮食合运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健康氛围,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和健康水平。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深入开展各类健康宣传与促进活动,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来源武胜疾控中心公众号